在濁度科學中,濁度和濁度光散射(光被粒子以90度角散射到入射光源)之間的相關性在0.012到40NTU范圍內高度線性。由于這種關系,可以采取一種減少校準誤差,同時將測量精度擴展到低濁度水平的方法。
在非常低的濁度水平下,測量誤差變得非常顯著。誤差的主要來源是雜散光。雜散光是指任何到達光散射(90度)探測器且未被樣品散射的光。雜散光總是一種正干擾。雜散光的來源包括儀器光學元件中的灰塵污染、低質量或損壞的樣品電池和儀器電子設備。減少雜散光的最佳方法是設計具有高質量光學元件的堅固儀器,并結合良好的實驗室和測量技術。哈希便攜式濁度儀產品在生產具有極低雜散光水平的儀器方面處于市場領仙地位。
另一個顯著的誤差可歸因于樣品中的氣泡。大多數樣品中的氣泡很容易消除,方法是在測量前讓樣品靜置一小段時間(2-5分鐘)。對于工藝儀表,氣泡去除最好通過使用氣泡捕集器來完成。在低濁度水平下,等待2-5分鐘不會導致微粒沉降。
第三個誤差源是通過校準標準的準備而產生的。如果密切注意清潔度,可獲得高質量(低濁度)稀釋水,并采用良好的分析技術,可在較高值(大于1 NTU)下輕松準確地制備校準標準。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分析員可以制備濁度在10 NTU以下時在2%以內的標準,在10 NTU到1 NTU之間的濁度水平下,可以制備3%以內的標準。如果使用高質量的稀釋水(超濾或反滲透)制備所有標準并清潔樣品室、電池和玻璃器皿,則可制備低于1.0 NTU的校準標準。優良的實驗室技術是減少任何污染源所必需的。
哈希設計的儀器用于更高水平的校準,因為制備的20 NTU標準品的準確度通常優于2%。制備低于1 NTU的標準溶液會導致更大的誤差,主要是由于稀釋水中的殘留濁度。過濾將大大降低這種干擾。如果可能的話,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這些水已經通過了超濾過程,如反滲透。
上一篇: 高濃度氯離子廢水中 COD測定方法 下一篇: 出水COD比進水COD值高問題解決方法